你瀏覽的是我們在Google的加速版網頁,你可以點選Logo回到主網站取得更多的資訊

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名和晃平的PixCell創作



基本資料

名和晃平(Kohei Nawa)是以雕塑和裝置藝術知名的日本當代藝術家,1975年生,畢業於京都市立藝術大學,並在該校完成博士學位。


他的創作經常採用玻璃珠、矽膠、油漆等不同材料,把日常物品變成螢幕裡面才會看到的視覺效果,最具代表性的系列是「PixCell」(這是他自己創造的單字,結合像素Pixel、細胞Cell),在這些作品中,他把玻璃珠覆蓋在動物標本表面,創造出一種類似數位像素的質感。


除了雕塑,也積極參與裝置藝術和建築設計,他創立了「SANDWICH」,這是一個結合工作室、展示空間和創意團隊的複合型藝術空間,促進藝術、設計與建築的跨領域合作。


他的作品在國際上有多家知名美術館和畫廊收藏,如薩奇畫廊(Saatchi Gallery)和龐畢度中心 ( Centre Pompidou )等,也有在羅浮宮展出。


名和晃平(Kohei Nawa)的《鹿》(Deer)、《王座》(Throne)、《ether》是大部分人認識他的2件作品,我們來看看這2件作品。


《鹿》(Deer)


微粒—白鹿(MB) Particle White Deer (MB) / 75x75x68cm / 綜合媒材

資料來源


《鹿》是「PixCell」系列作品之一,這件作品將玻璃珠貼在鹿的身體表面,使得鹿的表面看起來像是由像素組成的。玻璃珠的效果讓鹿的毛皮跟肌肉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有點魔幻的造型。


讀者可能會問,為什麼是鹿?


在日本文化中,鹿是很特別的存在,主要與神聖性、和平以及自然的和諧有關。


  1. 神聖性與神道教:在日本文化中,鹿與神道教有深厚的聯繫,被視為神靈的使者,尤其在奈良,鹿與春日大社的守護神有關聯,象徵著神聖與超自然力量。
  2. 和平與自然和諧:鹿溫柔的天性使其成為和平與自然和諧的象徵,鹿的形象往往代表自然世界的純粹,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表現。
  3. 長壽與繁榮:鹿也是長壽與繁榮的象徵,常在工藝品和藝術作品中出現,表達對生命的敬重和富足的期盼。
  4. 勇氣與高貴:由於鹿皮曾被用於製作武士的盔甲,在某些情境下代表勇氣和高貴,象徵著武士精神和貴族氣質。


《王座》(Throne)





《王座》是名和晃平於2018年為羅浮宮設計的大型裝置作品,在羅浮宮的拿破崙廳中展出。


這件作品以金色調為主,象徵權力的意味非常濃厚,體現對權力的崇拜以及著迷,空著的王座讓任何人都能帶入自己的身分。


延伸閱讀:羅芙奧Ravenel《台北2023秋季拍賣會預展》:名和晃平在羅浮宮展出的《王座》


ether


Ether # 19, 2015 / 127x18x18cm / 鋼、玻璃纖維強化塑膠(FRP)、矽

資料來源


一系列的作品,作品外型像是水滴在湖面反彈,請讀者想像一下。


ether》是名和晃平探索物質的重要作品,作品輕盈、漂浮的視覺,給人下一秒這東西就會消失的聯想,也讓人想到古希臘哲學中的「以太」,這是種無形但無所不在的物質,被認為填充著宇宙的空間。


名和晃平在這件作品中,嘗試將看似無形的元素具體化,呈現在各位面前,創造出超現實的體驗。


以太是什麼?


  1. 在古希臘神話中:以太是上空、空間和天堂的擬人化象徵,它被認為是神明呼吸的純淨、明亮的空氣,與凡人呼吸的普通空氣(aer)形成對比。以太被認為是充滿宇宙,超越地球範圍的物質。
  2. 在古典哲學和科學中:以太被認為是第五元素(在土、水、空氣和火之後),也稱為「第五元素」(quintessence),是光和天體運行的媒介。
  3. 在19世紀物理學中:以太被假設為光波通過的介質,類似於聲波在空氣中傳播的方式。這種「發光以太」(luminiferous aether)被認為遍布所有空間。然而,在1887年的邁克生-莫雷實驗(Michelson–Morley experiment)未能檢測到這種介質的存在後,以太的概念逐漸被放棄,最終導致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發展,因為該理論不需要以太作為前提。


經過這麼長的時間後,以太有時被用作隱喻,代指天堂或虛擬的空間,例如以太坊(Ethereum)。




藝術風格

  1. 材料實驗:經常使用我們對藝術品認識之外的媒材,例如玻璃珠、矽膠、泡沫、金屬和現代科技等,來創造充滿迷惑感的作品,打破我們認為雕塑就應該要有具體形象的認知。
  2. 數位像素(Pixel Art:他的「PixCell」系列作品就是典型的例子,像素化的表面使作品彷彿以AR呈現在我們眼前


延伸閱讀:Pixel Art藝術家 - 韓旭東《Digital Write》:木雕藝術的數位革新


藝術特色

  1. 具象與抽象之間:名和晃平的作品經常在具象的物體與抽象的表現形式之間徘徊,創造出有魔幻感覺的作品。
  2. 跨領域創作:除了雕塑和裝置藝術,名和晃平也積極涉足建築和設計領域,推動跨界創作的發展,這種跨領域的嘗試體現在他的大型裝置藝術中。
  3. 哲學思考:名和晃平的作品常常帶有哲理性質,探索物質與空間、存在與虛無之間的關係。
  4. 自然與科技的融合:透過科技的方式來重構自然物體(例如:鹿),反映當代社會中科技與大自然間的相互影響。



photo credit: art dEEPFIND


追蹤art dEEPFIND 找尋你要的藝術想像

IG看更多照片artdeepfind

FB資訊快速看Artdeepfind 藝術網站




art dEEPFIND

追蹤IG➻@artdeepfind ▬讓每一位參觀者、收藏家都能夠明白作品、展覽的內涵,同時也為畫廊及美術館從業人員提供不同層面的視角的藝術平台。▬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artdeepf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