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瀏覽的是我們在Google的加速版網頁,你可以點選Logo回到主網站取得更多的資訊

日本藝術家 | 加藤泉 Izumi Kato 與他充滿神秘的夥伴們





基本資料





加藤泉(Izumi Kato,1969年生於日本島根縣)是備受國際關注的當代藝術家,以兼具繪畫與雕塑的創作聞名。1992年畢業於東京武藏野美術大學油畫系,在成為全職藝術家前曾擔任建築工人,約30歲時決定全力投入藝術創作,發展出融合神話、靈性與原始表現的獨特風格,目前生活與工作於東京及香港。


加藤泉於2007年受邀參與由羅伯特.斯托爾(Robert Storr)策展的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這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由於斯托爾的邀請,加藤泉成為首位獲邀參加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的年輕日本藝術家,顯示他在國際領域中的潛力。


延伸閱讀:同年參加雙年展的還有台灣雕塑藝術家李真




藝術風格





以神秘的「類人形象」為核心,造型介於人類、動物與圖騰之間,兼具原始感超現實的特質。作品蘊含日本神道教的泛靈信仰及地方神話元素,呈現生命與物質世界間的精神連結。他強調直覺創作,經常直接以手上色,並運用多種媒材探索質感與形式,包括木材、石頭、軟乙烯基、織物及拾得物。


p.s.

泛靈信仰(或稱萬物有靈論)指的是相信自然界萬物都有靈魂或精神的信仰體系。


在這種觀念中,不只是人類有靈魂,動物、植物、山川、石頭、河流、甚至風和天體(太陽、月亮、星星)也都擁有生命力與意志。


在加藤泉的作品中,這種「萬物皆有靈」的觀念讓他的類人形象、動物形象與自然材質(石頭、木頭)之間有一種精神連結,看起來像是人類與自然融為一體。




藝術特色





  1. 類人形象與原型:圓臉、鼓腹、鬆軟四肢,形似胎兒或早期生命階段,面無表情以保留觀眾的詮釋空間。
  2. 靈性與文化根源:出生於神話淵源濃厚的島根縣,作品與萬物有靈論相呼應。
  3. 動物與玩具元素:融入1950年代塑膠模型與動物形象。
  4. 二元結構:分割構圖、透明外殼與骨架。



相關展覽





加藤泉:亞洲藝術中心收藏展

2007年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國際展覽《Think with the Senses – Feel with the Mind》

曾於法國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美國SCAD藝術博物館、中國紅磚美術館等地舉辦展覽

2022年參與夏威夷三年展,於檀香山畢肖普博物館創作大型織物裝置



photo credit: art dEEPFIND


追蹤art dEEPFIND 找尋你要的藝術想像

IG看更多照片artdeepfind

FB資訊快速看Artdeepfind 藝術網站






art dEEPFIND

追蹤IG➻@artdeepfind ▬讓每一位參觀者、收藏家都能夠明白作品、展覽的內涵,同時也為畫廊及美術館從業人員提供不同層面的視角的藝術平台。▬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artdeepf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