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瀏覽的是我們在Google的加速版網頁,你可以點選Logo回到主網站取得更多的資訊

亞洲藝術中心 Asia Art Center | 李真 Li Chen:藉由作品的裂痕,審視不完整的我們





距離上次看李真作品大約是2年前了,每次看真的都覺得:「哇!」,不論是造型還是表現方式,作品又有突破。雖然這次的雕塑在創作年份上是早期的作品,不過似乎是第一次,把還在泥塑階段的作品呈現到觀眾眼前,而透過作品的裂痕,彷彿能審視不完整的我們。非常推薦大家前來,看看在變成既重又輕的黑色作品前,是什麼樣的過程。


█▒ 展覽介紹

亞洲藝術中心今年推出李真的全新個展《迷思與不解:人性逆襲另類詭辯》,這次展覽把兩個完全不同的系列放在一起:


  1. 「凡夫系列」(2012–2017):用泥土做的、看起來很像孩子卻充滿情緒的雕塑
  2. 「天文系列」(2025):像文字又不是文字的全新抽象創作

這兩個系列互相對照,一個講「人性」,一個講「語言」,讓觀眾在兩種感受之間來回切換,這也是展覽名稱「迷思與不解」的由來。


不同於 2023 年《大氣神遊之現相篇》中那種「優雅中的矛盾」與「看似大器卻輕盈」的黑色銅雕,這次展覽將視線重新拉回李真創作生涯中殘酷、真實、甚至帶點刺痛感的源頭:「泥土」。


延伸閱讀:李真 Li Chen 不老派的佛像!當代雕塑的大師 | 亞洲藝術中心 Asia Art Center | 李真 Li Chen:讓思想有了形狀




█▒ 滿滿人性的作品


作品解析:《近乎》



近乎 / 2017 / 泥土、木塊、鐵件 / 100x58x102cm











本次展覽中筆者最喜歡的作品。


一名垂首站立的人物,專注看著腳下的手機,然而,手機螢幕中並非外部世界的光,而是反射出他自己的臉,一張由裂痕、泥土與時間構成的面容。


我們以為自己在觀看世界,但往往只是盯著另一個「自己」;我們以為在追尋外界的回應,最後卻只遇見被形塑、被割裂、被習慣包裹的自我。


《近乎》可能是我們與世界的距離,常常只「近乎理解、近乎連結、近乎清醒,而螢幕裡那張熟悉卻陌生的臉,也近乎是我們,但又不完全是。」


近乎可以理解成:接近,但未完全到達,永遠在邁向某個狀態。


最後可以想一下,當我們低頭時,看見的是世界,還是被折射過無數次的某人?


作品解析:《光纖之一》



光纖之一 / 2012 / 泥土、木塊、麻繩 / 135x116x220cm








這是展場中央的作品,站立的人形,頭部與雙腳以龜裂泥土呈現,有安靜的臉,身體纏繞著粗麻繩,像被束縛住。整體無高彩度、全為自然色系,讓作品看起來樸質、安靜、有重量感。


外觀形式簡單,但作品名稱上卻耐人尋味。


先來了解什麼是光纖,光纖(Optical Fiber)是利用光來傳輸訊號的細長透明纖維,主要功能為高速傳輸資訊(網路、通訊),以光速的方式在極遠距離傳遞大量資訊,它的訊號損失極低,可以傳很遠,且抗干擾能力強。


那李真把作品叫做「光纖之一」代表什麼?


可能象徵人的思緒、心念、情緒,也是一種「訊息的傳輸」。因為光纖具有傳遞、連接能量、訊息的意涵。


本身粗麻繩層層纏繞,看起來完全不科技,但名字卻指向科技,這種反差感讓作品多了點惡趣味。


作品解析:《凡夫系列 童子》



凡夫系列 童子 /  2012 / 黏土、木材、麻繩 / 85x96x180cm




也許他預見成人世界的模樣,才那麼厭世。


這是進到展場第一件會看到的作品,作品以孩童呈現,但不是純粹可愛或天真的孩子,而是眼神有點銳利,帶著一點不屑,咬者奶嘴的小孩。


象徵李真「凡夫」系列作品中的形象。


童子的外貌極端誇張,特色部分被特別放大

  1. 圓大頭部
  2. 咬著奶嘴、似乎有點不滿的表情

塑造人性最原初、未修飾的一面。




█▒ 觀展體驗

李真的展覽在觀展體驗上都非常舒服,會保留很寬闊的空間讓觀眾走動,欣賞作品的不同角度,從不同面向理解雕塑。這次的展覽中還有一部分是平面作品,那部分為「純粹美感的展現」,屬於讀者有看卻無法意會的領域,以下分享給讀者們琢磨。




掛籙 1 / 李真 Li Chen / 2025 / 水墨、紙本、木板 / 122x90x16cm


作品看起來像是文字,但無法閱讀。





連署 1 / 李真(Li Chen) / 2025 / 水墨、紙本、木板 / 100x65x4cm


筆者覺得這很像是佈告欄,但在前面仔細的看一下,腦中浮現的仍是無法理解的訊息。




█▒ 為什麼值得來看?

這絕對是觀眾少數有機會看到雕塑成形前的模樣,光是這個原因就值得來參觀。

雖然平面作品的部分較難理解,但如果能從中體會、啟發到一點什麼,也不虛此行。


那些還沒定型的泥塑,其實就像我們一樣,還在成長、還在摸索自己要變成什麼樣子,也許這就是李真作品最打動人的地方。



photo credit: art dEEPFIND

█▒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
迷思與不解:人性逆襲另類詭辯──李真個展 Li Chen: Bewilderment and Enigma ─ A Subversive Sophistry of Humanity
展出藝術家

李真 Li Chen

展出時間
2025/10/18 - 2026/2/8
展出地點

亞洲藝術中心 Asia Art Center:臺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128號1樓

參觀費用
觀展時間
30-40分鐘(可拍照)
媒材類型

銅、水墨、紙本、木板


追蹤art dEEPFIND 找尋你要的藝術想像

IG看更多照片artdeepfind

FB資訊快速看Artdeepfind 藝術網站



art dEEPFIND

追蹤IG➻@artdeepfind ▬讓每一位參觀者、收藏家都能夠明白作品、展覽的內涵,同時也為畫廊及美術館從業人員提供不同層面的視角的藝術平台。▬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artdeepf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