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

英國藝術家|法蘭西斯.培根 Francis Bacon:焦慮與痛苦的見證者
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909–1992),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是戰後最具影響力的英國畫家之一。他以原始而扭曲的人體形象著稱,是「戰後人性焦慮與痛苦的見證者」,但培根並沒有受過正規學院訓練,一切透過自學和對藝術史的鑽研,發展出獨特的具象繪畫風格。早期經歷:青年時期曾任家具與室內設計師,後因接觸畢卡索與蘇丁作品而走上繪畫之路。

日本藝術家 | 加藤泉 Izumi Kato 與他充滿神秘的夥伴們
加藤泉(Izumi Kato,1969年生於日本島根縣)是備受國際關注的當代藝術家,以兼具繪畫與雕塑的創作聞名。1992年畢業於東京武藏野美術大學油畫系,在成為全職藝術家前曾擔任建築工人,約30歲時決定全力投入藝術創作,發展出融合神話、靈性與原始表現的獨特風格,目前生活與工作於東京及香港。

日本藝術家(攝影家) | 杉本博司 Hiroshi Sugimoto:用影像保存記憶、留存時間
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1948年出生於日本東京,是當代最具代表性的攝影家。他橫跨紐約、東京兩地進行生活與創作,在日本主修經濟學後,1970年到美國洛杉磯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繼續念書。杉本博司的作品涵蓋攝影、雕塑、寫作、表演、裝置藝術,後來更拓展到建築領域,內容主要表達時間、記憶、感知與存在,並以極致的黑白攝影的聞名。

英國藝術家|威廉.透納 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不是在描繪自然,而是在描繪光本身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1851),是英國浪漫主義時期「最重要、最厲害、最有才華」的畫家,有「光之畫家」的美名,對印象派、抽象藝術影響巨大。他擅長自然的光影變化與氛圍的掌控,創作風景畫和海景畫為主,並以革命性的色彩與情感表達重新定義風景畫的地位。

日本/法國|藤田嗣治 Léonard Tsuguharu Foujita:藝術史上的橋樑人物,乳白色肌膚的秘密
藤田嗣治(Léonard Tsuguharu Foujita,1886-1968)出生於日本東京,最初是日本國民,1950年回到法國後,於1955年時或得法國國籍,同時也放棄了日本國籍。藤田嗣治是極具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家,主要活躍於1920年代巴黎,為「巴黎畫派」重要代表人物,也是少數成功融入西方藝術圈的東方畫家。

荷蘭 | 文森.梵谷 Vincent van Gogh:將孤獨化為星光的後印象派藝術家
文森・梵谷(Vincent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 - 1890年7月29日)荷蘭後印象派畫家,短短十年創作超過2100件作品,其中包括約870幅油畫,是現代藝術最具影響力的人之一,甚至是對後來的整個藝術、非藝術領域,絕大多數的人都會聽過他的名字,看過幾幅作品,他是最廣為人知的藝術家。

李真 Li Chen 不老派的佛像!當代雕塑的大師
李真(Li Chen),1963年4月16日生於台灣雲林,是國際當代藝術中極具代表性的雕塑藝術家。1981年畢業於大甲高中美工科,現工作及生活於台中。 李真的創作風格為東方傳統美學與當代藝術融合的呈現,作品多為雕塑(銅雕),近幾年開始有繪畫作品,以圓潤的人物為主,但賦予佛像(傳統形象)當代的表現。

松谷武判 Takesada Matsutani:用黏膠和石墨告訴你什麼是「時間與流動」
松谷武判(Takesada Matsutani),1937年出生於日本大阪,是擅長媒材實驗與不斷創新的當代藝術家。他與具體美術協會(Gutai Art Association)的關係,使他成為二戰後日本前衛藝術的重要人物。橫跨數十年的藝術生涯中,他的創作不斷演變,結合東西方文化的精髓,研究形式、物質、時間與空間的深層意涵。

達米恩.赫斯特 Damien Hirst:當代藝術最成功的商人?
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是英國當代藝術的代表性人物,也是 1990 年代「年輕英國藝術家」(Young British Artists, YBAs)運動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大膽、挑釁和充滿理念,主題圍繞生命與死亡、人類環境以及商業化的藝術世界,還引發了許多關於金錢、倫理與價值的討論。

董陽孜 Tong Yang-Tze 的現代書法:首位在大都會博物館大廳展出的亞洲藝術家
董陽孜是位以現代的美感,重塑書法藝術的藝術家,她將傳統與當代創意融合,開創書法新的表現方式,並成功推向國際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