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博物館 | 《時代的臉孔:從莎士比亞到紅髮艾德》:6大主題介紹500年來的瑰寶
█▒ 《時代的臉孔:從莎士比亞到紅髮艾德》展覽介紹
這次的展覽是由「英國國家肖像藝廊」的70多件作品結合奇美博物館的部分館藏,包含跨越5個世紀的經典作品,展覽不以時間排序呈現,而是以6個主題來介紹,讓觀眾看看肖像畫在不同層面的涵義,以及500年來影響英國、豐富全世界的人們。 為了使讀者們有走進奇美博物館參觀的衝動,本篇文章並不會所有主題都有作品介紹,而是留一點想像,讓奇美有機會為您服務。p.s. 英國國家肖像藝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是位於倫敦的博物館,在知名的查令十字站附近,專門展示英國歷史上重要人物的肖像畫,包括王室成員、政治家、文化名人和歷史人物等。成立於1856年,是世界上第一家專門的肖像畫博物館,透過藝術作品來記錄英國的歷史和文化。英國國家肖像藝廊收藏豐富,涵蓋從16世紀到現代的肖像作品,包括繪畫、雕塑、攝影等多種形式,這些作品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意義,反映英國社會各時期的面貌和變遷。
自畫像
自畫像在肖像藝術中佔有獨特的地位,藝術家在繪製自畫像時,融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情感與想法以呈現各種面向的自己,可能是真實的、虛假的、強而有力的、虛弱的、想像的等等。
此主題包含安東尼.范.戴克爵士(Sir Anthony van Dyck )、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盧西安.佛洛伊德(Lucian Freud )等知名人士的肖像,光是從入口處走進來,就已經感受到這個展覽絕對不簡單的氛圍了!
延伸閱讀:蘇富比Sotheby’s《2023香港秋季拍賣台北預展》:大衛.霍克尼 David Hockney給你一種「我從沒見過這個」的感覺
延伸閱讀:常見的 5 種藝術類型
名氣與聲望
「英國國家肖像藝廊」創立時便設定為,這是一座名人堂,肖像的人物本身所代表的意義,優先這件作品的藝術價值與藝術家知名度,也因此肖像藝廊收藏的第一件作品並非某位君王或是貴族,而是知名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
肖像藝廊的收藏方式證明了肖像與聲望的因果關係,從古至今,藝術家以繪製肖像的方式紀錄他們那個時代的名人,一來用於宣傳,二來讓渴望與偶像有所連結的大眾收藏。
艾薩克.牛頓爵士(Sir Isaac Newton) / 油彩、畫布 / 1702
牛頓(1642-1727)是一位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和化學家,是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有非常多知名的成就,包含三大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微積分、光學等。在朋友、同事以及與牛頓相關的研究機構間,牛頓的肖像畫供不應求,因為他清楚地知道名聲所帶來的好處,所以非常樂意成為藝術家筆下的肖像畫主角。
這件作品是牛頓與多位英王的御用畫家哥佛雷.內勒爵士所繪,重點是一頭捲捲的秀髮,這幾乎是我們對牛頓的外型的所有印象,其次是炯炯有神的目光、硬挺的鷹勾鼻,似乎穿透畫布,真實地來到我們眼前。
牛頓對這幅肖像畫有深厚情感,所以非常重視這件作品的保存,過世之前一直收藏在自己身邊。
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 油彩、畫布 / 1839
狄更斯是他那個時代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著名的作品各位讀者也耳熟能詳,包含《雙城記》、《孤雛淚》。狄更斯的小說在人物刻畫、情節構造,以及社會批評等方面非常精妙,尤其是對貧困、兒童勞動和女性不平等待遇的關注,提高了公眾對這些問題的認識。
1838年,狄更斯認識丹尼爾.麥克利斯(Daniel Maclise),後者為狄更斯畫了一幅文人貴公子形象的作品,穿著黑色寬領禮服與背心,並繫上鑲鑽的黑緞領巾。這幅畫較特別的地方還有那張鮮紅色布面的椅子與地毯,椅子的扶手處及椅腳,有精緻的雕花;地毯則是有規則的花紋纏繞,就連從畫面左上方來的光源,地毯上亦呈現出陰影,整理來看真的是細節滿滿。這幅肖像畫也用在狄更斯第三部小說《尼古拉斯.尼克貝》第一版的封面上。
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 ) / 油彩、畫布 / 1883
達爾文是19世紀英國的自然學家,他的理論對生物學和對生命在地球上的理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831年達爾文的大學老師為他爭取到「小獵犬號」的上船名額,前後5年的考察期間,達爾文到訪南美洲、加拉巴哥群島(南美洲左邊的小島)、澳洲和南非,這段航程中的經歷以及採集的樣本,為他最具爭議的進化論著作《物種起源》奠定基礎,這本著作內最知名的內容就是自然選擇,又稱為天擇說,這一觀點對後來的遺傳學及分子生物學有極大影響。
約翰.柯利爾(John Collier )是繪製這件作品的藝術家,達爾文的兒子在《達爾文起源及其書信集》中寫道:「對許多熟識我父親臉孔的人,柯利爾先生的這幅肖像畫是最好的一幅,我父親本人也頗為同意。」自此之後,這幅作品便成為定義達爾文樣貌的肖像畫。
艾德.希蘭(Ed Sheeran) / 油彩、畫布 / 2016
艾德是國際上非常有名的音樂人(大家都稱呼他為紅髮艾德),從小就開始彈吉他與寫歌,以其獨特的聲音、深情的歌詞和多樣的音樂風格(原聲、流行音樂、民謠、嘻哈)而聞名於世,知名作品有《Shape of You》、《Thinking Out Loud》和《Perfect》等,也取得了全英音樂獎、葛萊美獎等大型獎項,其中《Shape of You》成為Spotify史上播放次數最多的歌曲之一。
柯林.戴維森(Colin Davidson)2016年在艾德的家裡為他完成了這幅肖像畫,記錄艾德安靜省思的時間。作畫時戴維森刻意不讓艾德表演,這點艾德也覺得很奇怪,畢竟表演時的他,才是大眾熟悉的形象。
身分與認同
肖像與「身分」這個概念密不可分,因為必然牽扯到畫中人物是誰或曾經是什麼身分,再進一步則是透過畫面來了解人格特質、肢體動作、目光、配件或是特定背景,藉由這些來看出肖像畫中人物的地位、價值觀等。
此區域包含幾位顛覆社會刻板印象的人物肖像,包含英國曾經的首相溫斯頓.邱吉爾爵士(Sir Winston Churchill),藝術家將他描繪成愛好藝術的學生,又或者是以男裝宣示女同性戀身分對抗傳統的作品。
愛與失落
肖像畫在愛情方面也佔有一席地位,因為它在視覺上代替了缺席的愛人,不論是將來的以及逝去的,被留下的人們都得以擁抱心中的回憶。歷史上的歐洲王室在進行婚姻協商時,往往以肖像作為聯姻雙方的代理人。
何瑞修.納爾遜(Horatio Nelson) / 油彩、畫布 / 1800
納爾遜是一位英國皇家海軍的軍官(1758-1805),在拿破崙戰爭中因其卓越的海軍指揮能力而聞名於世。納爾遜最著名的勝利是在特拉法加戰役中取得的,該戰役於1805年發生,是英國對抗拿破崙法國和西班牙聯合艦隊的決定性海戰。在這場戰役中,納爾遜的英勇和戰術創新使得英國海軍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從而確保了英國長期的海上霸權。
納爾遜在特拉法加戰役中英勇陣亡,英國為了紀念他的貢獻,在倫敦特拉法加廣場豎立了納爾遜紀念柱。而納爾遜的私生活也同樣引人注目,尤其是他與艾瑪.漢米爾頓夫人(下圖)的戀情,這段關係在當時社會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這幅肖像畫是威廉.比奇爵士(Sir William Beechey)的作品,畫家對頭部的修改十分明顯,但仍是與納爾遜將軍最為神似的作品,也鞏固了這位瀟灑又浪漫的英雄名聲。
1800年1月納爾遜寫給艾瑪的信:「我熱烈地吻你,我們享受至高的愛。啊,艾瑪,我將靈魂獻給你。」
I kissed you fervently and we enjoy’d the height of love. Ah Emma I pour out my soul to you.
艾瑪.漢米爾頓(Emma Hamilton) / 油彩、畫布 / 1785
艾瑪(1765-1815)最為人所熟知的身分,是納爾遜將軍的情人,不過這身分完全不影響個人的成就。
年輕時以美貌和魅力在社會上爬升,最初是作為一名女演員和模特兒,後來則以表演而聞名,通過身體姿態和表情,詮釋各種古典主題和情感,在當時深受貴族和文藝界人士的喜愛。
艾瑪與納爾遜將軍在那不勒斯相遇,儘管兩人都已婚,但他們之間迅速發展出了戀愛關係,引起了巨大的公眾關注和爭議,因為他倆等同公然向社會規範宣戰,不過也因為如此,他們的愛情故事成為了歷史上一段廣為人知的傳奇。
納爾遜在1805年的特拉法加戰役中陣亡後,艾瑪的生活逐漸陷入困境,1813年破產後被捕,2年後因窮困潦倒而過世。
艾瑪的表演成就受到這件作品的畫家喬治.隆尼(George Romney)啟發,因為在多達百幅的作品中,她扮演了各式各樣的角色,演技因此而精湛。
權力與力量
彰顯權利,這是肖像畫中最重要的一個功能,強化畫中人物與百姓間的社會階級差距,尤以王室肖像最為明顯,發展出各種姿態、配件、象徵性的符號。
提姆.伯納斯-李爵士(Sir Tim Berners-Lee) / 銅 / 2015
就讀牛津大學時,以一柄電焊槍、一枚處理器,再加上一台舊電視機,打造出他的第一台電腦,後來從事科技業。1989年時發明全球資訊網(WWW),全世界因為他的發明而改變,加速人類文明互通有無的效率。也很感謝他沒有針對這部分收取版權費用,不然使用網際網路的費用絕對高的難以想像。
這座銅鑄上色的雕像,尺寸為伯納斯-李本人的三分之二,姿勢則取材自藝術家尚恩.亨利(Sean Henry)拍下伯納斯-李的數張照片。亨利通常以無名小卒為創作對象,會有這件作品誕生,是因為伯納斯-李看起來實在不像是改變世界的人,更像是姿態輕鬆、穿著簡單的普通上班族。
維多利亞女王半身像(Bust of Queen Victoria) / 大理石 / 1856
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是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君主之一,她的統治時期被稱為「維多利亞時代」,且有「日不落帝國」的美名。維多利亞女王於1819年5月24日出生,於1837年登基,直到1901年她去世,共在位64年,是英國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君主,僅次於她的曾孫女伊麗莎白二世。
維多利亞女王的統治時期見證了英國工業革命的高峰和大英帝國的擴張,使英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力量。她的時代也是英國社會、經濟、文化和政治制度發生重大變革的時期,包括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化的增長、以及對下層階級生活條件的改善。
女王的統治還促進了憲政民主的發展和帝國主義的擴張,這些都深刻影響了全球歷史的進程。她的死也代表著維多利亞時代的結束,並為20世紀的變革奠定基礎。維多利亞女王是英國歷史上重要的象徵人物,她的統治時期使英國達到全球霸權的頂峰。
原作的半身大理石像,是馬修.諾伯(Matthew Noble)於皇家藝術學院展覽中展出的作品,他製作許多維多利亞時代皇室成員和政治家的作品。現場看到的這件應是第三版次的大理石像。
開創與革新
從有人類以來,便開始記錄各種與人有關的活動,尤其是人的臉部被刻畫得最為詳細,這也讓肖像畫成為一種永久的記錄(只要後人好好保存)。這個區域要從長久以來的成規中,以創造性的方式打破歷史上對肖像畫的印象。攝影技術的出現就是一種技術衝擊,這種新的手段能精確記錄容貌,也擴展藝術的可能性,像是原本的寫實肖像畫,可以不用再這麼寫實,或是用其他媒材以及科技來完成肖像。
█▒ 奇美博物館介紹
奇美博物館位於台南仁德,是由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先生於1992年創立的私人博物館,這個博物館有龐大多元的藝術收藏,涵蓋西洋畫作、雕塑、提琴等。奇美博物館致力於推廣藝術與文化教育,希望能夠建造一座為大眾而設的博物館,讓民眾可以當成自己的家,欣賞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這是創辦人許文龍先生一生的夢想,為這個社會留一些長久有益的東西,因此他想了兩條路:文化跟醫療。
奇美博物館不只是台灣的文化標誌,在國際上更有著高度的認可。博物館的建築本身就像是件藝術品,融合了古典與現代的設計元素,而內部除了常設的展覽外,還會定期舉辦特展和各種文化活動,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參觀。 整體都會公園園區面積達40公頃,其中博物館館區占約10公頃。
延伸閱讀:關於奇美博物館的沿革及介紹
█▒ 結合藝術與休閒的博物館
奇美真的很用心。
這是筆者發自肺腑的結論,推薦各位讀者如果還沒去過,請務必抽空去看他們舉辦的展覽,甚至安排整天的時間,把每個展廳都欣賞欣賞,絕對大開眼界、絕對精采、絕對不虛此行。
展館外的都會公園園區,也很適合親子來這邊放電,整趟行程下來,有知識的提升,心靈方面也會悄悄地被治癒。
█▒ 《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這是2024展覽中,最令人激動的訊息,「英國國家藝廊」這個享譽全球的美術館首次來到臺灣,舉辦前所未有的藝術展覽,集結了從文藝復興時期的拉斐爾、到荷蘭畫派的領軍人物林布蘭,以及後印象派的梵谷等,共50位藝術大師的經典原作,涵蓋了西洋藝術史上400年的瑰寶。
奇美這次的展覽,可能會是一輩子僅有一次觀賞世界級作品的機會。筆者想說,無論是不是藝術愛好者,都絕對不能錯過這跨越400年歷史,影響全世界的藝術品,因為「他們與它們」已經超脫藝術範疇,是一種西方文化的精髓,是聚集了幾千年來的人文薈萃,才濃縮出的一段經典。
沒有猶豫要不要去的空間,買票就對了!
購票連結在這,5/2見。
photo credit: art dEEPFIND
█▒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 |
《時代的臉孔:從莎士比亞到紅髮艾德》
ICONS & IDENTITIES - MASTERPIECES of PORTRAITURE |
展出時間 |
2022/08/27 - 2023/02/28 |
展出地點 |
奇美博物館:台南市仁德區文華路二段66號 |
參觀費用 |
票價資訊(有非常清楚的票價及優惠資訊,還有交通資訊) |
觀展時間 |
80-120分鐘(對作品中的地理歷史有想要深入了解的觀眾,請務必加購人員導覽,整趟參觀下來的知性層次會再提升!) |
媒材類型 |
油彩、畫布、銅、大理石 |
追蹤art dEEPFIND 找尋你要的藝術想像
IG看更多照片⟼ artdeepfind
FB資訊快速看⟼Artdeepfind 藝術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