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瀏覽的是我們在Google的加速版網頁,你可以點選Logo回到主網站取得更多的資訊

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50位世界級藝術家的珍藏展



文藝復興以來,歐洲藝術經歷了多次重大變革。從十四世紀的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家逐漸脫離教會影響,轉向世俗與古典文化;巴洛克時期則強調動作與情感,以戲劇性畫作展現宗教和君主權威;十八世紀的壯遊風潮促使貴族子弟探索歐洲藝術,推動英國繪畫的發展;十九世紀的印象派革新了光線與色彩的運用,標誌著現代藝術的興起。


█▒ 《從拉斐爾到梵谷》展覽介紹

迷你講座

展覽開始前,有一個20分鐘左右的迷你講座,建議各位「入館」時,先看一下迷你講座的時間,聽完後再進場參觀,會比較有概念,也能知道此次展出的範圍,以及小彩蛋。


設備

「入館」後會有工作人員問你要怎麼聽導覽,分成2種模式:

  1. 導覽平台+自己的藍牙耳機+兌換碼,可以用到當天結束的23:59
  2. 導覽機,只限於場館內使用

進場參觀《從拉斐爾到梵谷》的通道前,會有服務人員教學設備使用方式。


年表


開始參觀《從拉斐爾到梵谷》的入口處,有一面牆展示了每個世紀發生的歷史事件,以及當時創作出來的藝術品。


建議各位讀者也一定要在此處停留一下,觀看各個世紀的歷史,會發現有些藝術品的創作年份真的早的驚人,以及能夠在那個「年份」創作出這幅作品來,還能呈現在我們眼前,真的是要感謝很多人。


這次的展覽共分為4個大區域,依時間劃分。


人文的甦醒:歐洲文藝復興繪畫

在西方藝術史中,十四世紀開始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雖然宗教仍然是人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但「文藝復興」見證了人們對古希臘羅馬藝術的興趣越來越濃厚。


隨著羅馬遺跡的考古發現和中產階級的崛起,藝術創作從完全由教會主導,轉變為同時考慮世俗觀念和文化。


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佛羅倫斯,在梅迪奇家族等富商的贊助下,十五世紀的藝術發展非常興盛。代表性的畫家包括波提切利和拉斐爾。


義大利北部的威尼斯有貝里尼和提香為首的威尼斯畫派,他們在創作過程中更加注重色彩的運用,增添了作品的表現力。


歐洲北方也在這段時期經歷了藝術創作和技術的快速發展,代表畫家如楊・荷賽特以及風景畫先驅之一的阿爾特多夫。


從王室到平民:巴洛克繪畫

十六和十七世紀的巴洛克藝術特別強調動作和情感。同時期的歐洲因為宗教改革和緊張局勢而分裂,這直接影響了藝術的風格和題材。


在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天主教國家,畫作經常用來宣揚教會和君王的權力。藝術家們用鮮豔的色彩和戲劇性的構圖,為宮廷和教堂增添了華麗的氛圍。


例如,義大利的卡拉瓦喬利用「強烈的光影對比」(義大利文稱為chiaroscuro)來給宗教畫作增添戲劇性。西班牙宮廷畫家維拉斯奎茲則以宏偉的肖像畫來紀念皇室贊助人。


在文藝復興時期,古代的影響力非常重要,這種影響也延續到了後來的藝術家。比如,法國畫家克勞德創作了融合古典建築、文學和文化的雄偉風景畫。


在新教國家如尼德蘭地區,由於商業繁榮和中產階級的興起,藝術家的創作題材變得非常多樣,包含人物肖像、日常生活、靜物和風景等。


這些作品與克勞德的宏偉、虛構風景不同。知名藝術家包括擅長描繪光線的林布蘭,和以日常生活為主題的楊・斯汀。


天主教的安特衛普出身的范・戴克,因為他的肖像畫技術非常高超,成為英格蘭國王查理一世的宮廷畫家,對英國肖像畫的發展有深遠影響。


探索與創造:壯遊風潮

在十八世紀,英國開始流行「壯遊」,這是貴族子弟遊歷歐洲的一種旅行,特別是去義大利學習視覺相關的文化。


他們通過這種旅行結交歐洲貴族,融入上流社會,同時也通過接觸古代和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品來提高自己的藝術素養。這些貴族常常會委託當地的畫家作畫,這成為一種趨勢。


義大利藝術家如卡納萊托,以精細描繪威尼斯的畫風廣受英國收藏家喜愛。肖像畫家巴托尼也獲得許多在羅馬的英國貴族委託,畫出很多壯遊人物的肖像畫。


這個時期英國的繪畫也蓬勃發展。著名的肖像畫家如勞倫斯和根茲博羅,能忠實呈現人物的神韻。風景畫在英國也有很大的發展:透納的作品以戲劇性的光線和構圖聞名,而康斯塔伯則忠實描繪他周圍環境的風景。


西班牙藝術家哥雅的作品包括肖像畫、風俗場景和宗教畫,還有他評論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西班牙政治命運的寓言作品,展現了他與同時代藝術家不同的多樣性。


光線與色彩:印象派繪畫

印象派起源於十九世紀晚期的巴黎,這個名稱最早是來自對一群藝術家的批評,代表人物包括馬內、塞尚、雷諾瓦和莫內。


印象派畫家通常使用鮮豔的色彩,強調光線變化的效果,並選擇與傳統不同的題材作畫。


莫內晚年隱居在法國北部,在那裡建造了一個大型畫室。他在畫室的水上花園裡種植了許多鳶尾花,這些花成為他晚期一些重要大型畫作的靈感來源。


高更和梵谷在世時並未受到太多關注,但現在他們是最著名的後印象派畫家。


高更非常欣賞塞尚,並在自己的作品中模仿塞尚的造型結構和構圖方法。梵谷則以炫目的色彩和生動的筆觸,使作品充滿強烈的生命力。


延伸閱讀:與印象派同時期的雕刻家羅丹




█▒ 作品介紹

展品非常多,詳細逛完加上拍照,需耗費4-5小時,建議大家早上就到,中午吃個飯再繼續,也讓腳休息一下。


拉斐爾《聖母子與施洗者約翰(加瓦聖母)》


聖母子與施洗者約翰(加瓦聖母)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the Infant Saint John the Baptist ('The Garvagh Madonna') / 38.9x32.9cm / 油彩、木板


這幅畫描繪聖母、耶穌和施洗者約翰。聖母穿著藍色和粉色的洋裝,斜坐在台座上,懷中抱著小耶穌,左手摟著施洗者約翰。小耶穌低頭看著約翰,接過他遞來的康乃馨。


康乃馨象徵神聖的愛,而紅色則暗示耶穌未來的苦難,且約翰手中的蘆葦十字架,也預示耶穌未來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聖母低頭看著兩個孩子,似乎在思索他們未來的命運。


整幅作品以耶穌接過紅色康乃馨的動作為中心,強調耶穌接受自己未來犧牲的重要時刻。三個人形成了一個穩定的三角結構,營造出和諧與靜謐的感覺。


聖母後方的兩扇拱形窗戶外,是類似羅馬鄉村的景色。


這幅畫是文藝復興時期拉斐爾的作品,因為在19世紀擁有這幅作品的是加瓦夫婦,所以又稱為加瓦聖母。


拉斐爾在1508年受委託創作這幅作品,委託人想用於祈禱。


安托內羅・達・梅西那《書房中的聖傑洛姆》


書房中的聖傑洛姆 Saint Jerome in his Study / 45.7x36.2cm / 油彩、椴木板


前景中的拱門展現出哥德式的特色,階梯上站著孔雀和鷓鴣,這些動物象徵永恆、真理與純潔。


而透過畫家的透視法,我們彷彿從窗外偷看坐在屋內的聖傑洛姆,此時的他正在將聖經翻譯成拉丁文。


桌上散落著書籍手稿,地上擺放著花瓶及其他私人物品,拱頂的造型象徵著他的智慧。


左側窗戶外有綠意盎然的景色,右側迴廊中有一隻據說由他繪畫的獅子,踩著繽紛色彩的地磚緩緩前行。


而這幅作品還有一個彩蛋,展期結束後筆者會再更新,避免破壞還沒前往參觀的樂趣。


梅西那出生於義大利南部,曾在西西里島、那不勒斯及威尼斯工作,他在威尼斯為聖卡西亞諾教堂繪製祭壇畫,也是四世紀時將《聖經》從希臘文翻譯成拉丁文的人,對後來的藝術家如貝里尼等人產生了重大影響。


p.s. 象徵智慧的拱頂造型:

技術與工程的傑作:拱頂結構的設計和建造需要高超的技術和精密的計算,體現古代工程師和建築師的智慧與創造力。拱頂能夠有效地分散重量,提供更大的空間和穩定性,在古代是一項偉大的工程成就。


文化與宗教的象徵:在許多文化和宗教建築中,拱頂被用來象徵天穹和神聖的空間,這種設計不僅具有實用功能,還承載深厚的宗教和精神意義,象徵著通向天國或神聖的道路。


桑德羅・波提切利《聖澤諾比烏斯的三個奇蹟》


聖澤諾比烏斯的三個奇蹟 Three Miracles of Saint Zenobius / 64.8x139.7cm / 蛋彩、木板


文藝復興時期最知名的藝術家之一波提切利,以四幅壁畫描繪許多神跡,被譽為佛羅倫斯城守護者。


這組作品原本設計為在房間內展示,擺放高度差不多在肩膀位置。


這是其中的第二幅畫。波提切利在這幅作品中繪製了三個場景:


  1. 驅魔:「我以聖父、聖子及眾神之名命令你離開」
  2. 復活:「主教,求求你讓我的孩子復活吧!他還這麼小。」
  3. 恢復:「真是奇蹟,我終於感受到刺眼的陽光,感謝主教!」


畫中的聖澤諾比烏斯身披桃紅色長袍,戴著主教冠。最左邊的場景中,他正在為兩個面露痛苦的年輕人驅魔,中間是他讓一個已經失去生命跡象的男孩復活,右邊是他為盲人帶來光明的神跡。


但你有注意到這幅畫背景中的建築嗎?那是現今佛羅倫斯仍可看到的聖彼得拱門,後面的建築應該是聖彼得大教堂。


另外一提,文藝復興時期,中產階級崛起,許多商人開始找藝術家委託創作,而波提切利最重要的贊助者是佛羅倫斯著名的銀行家梅迪奇家族,他的代表作《春》和《維納斯的誕生》都是受梅迪奇家族委託繪製的。


林布蘭《六十三歲自畫像》


六十三歲自畫像 Self Portrait at the Age of 63 / 86x70.5cm / 油彩、畫布


林布蘭在荷蘭繪畫史上,應該說整個藝術歷史上有著超級重要的地位,在他40年的繪畫生涯中,他創作了約80幅自畫像,成為畫自己最多的藝術家之一。


他仔細研究自己的特徵,通過光影效果來了解臉部細節,並發展出獨特的表現技巧和創新的顏料使用方法。


林布蘭的委託者中有很多人年齡與他相近,所以他經常以自己作為研究素材,利用光線強調臉部的線條、皺紋和色澤。他以厚塗方式描繪肌膚,用畫圓筆法呈現下眼瞼,再以較厚的顏料繪製額頭上的斑點。


人的皮膚本來就會透出許多色澤,林布蘭利用油畫半透明的特質,通過灰、白、粉、紫、淡黃等色,層層堆疊出臉上的膚色。


通過X光掃描的深入研究,發現這幅作品原本描繪的是拿著筆刷工作的林布蘭,但他可能希望將焦點放在人臉上,所以背景、衣服和手的細節都改為較暗的顏色,只留下輪廓。


這些色調上的變化讓許多人猜測林布蘭是否在準備面對死亡,但也有可能只是他對藝術的挑戰和探索。


法蘭西斯科・德・哥雅《依莎貝爾・德・波爾塞爾女士》


依莎貝爾・德・波爾塞爾女士 Doña Isabel de Porcel / 82x54.6cm / 油彩、畫布


畫中的女子神情堅定自信,披掛著西班牙傳統的蕾絲頭紗。她是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國務大臣的妻子。


這幅畫是18-19世紀初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哥雅的作品。哥雅曾擔任三位西班牙國王的宮廷畫家,他的作品風格多樣,包括為皇室服務的洛可可風格,記錄19世紀初西班牙戰爭暴行的浪漫主義風格,以及為自己家居裝飾的黑色繪畫風格等。


除了肖像畫、濕壁畫和大幅壁畫外,哥雅還創作了許多不同主題的小幅畫作和版畫。當時局勢動盪,缺乏物資和穩定的贊助,藝術家經常重複使用畫布進行創作。


1980年,通過X光檢測發現這幅肖像畫下面還有另一幅作品。兩者之間幾乎沒有保護層或污垢,顯示作畫時間非常接近。由於是直接在舊畫上創作,所以能依稀看見舊畫上的細節。


哥雅以生動細緻的筆觸勾勒出蕾絲的繁複細節,使得這幅作品成為他最傑出的肖像畫之一。


克勞德・莫內《鳶尾花》


鳶尾花 Irises / 200.7x149.9cm / 油彩、畫布


這幅畫作的中央是一條蜿蜒的小徑,兩旁點綴著鳶尾花,像是引導觀眾走向某個地方。


鳶尾花是莫內最愛的花,他在自己的花園中種植了許多品種的鳶尾花,其中一種還以莫內夫人的名字命名。


他的首席園丁曾發表過一篇文章,詳述花園中不同品種的鳶尾花的種植情況,受到啟發的莫內,創作了大約20幅以鳶尾花為主題的作品。


在莫內的水上花園系列和鳶尾花系列作品中,有許多作品都超過2公尺高,這些大尺幅的作品都是在特別建造的工作室中創作的,不同的是,這幅鳶尾花的畫作在莫內去世後仍留在他的工作室中,因此無法確定是否為完成品。


作品畫面中呈現一個人往前走的視角,像是由莫內帶領我們走在這條花朵環繞的小徑。


莫內以紫、藍、綠三色為主,下筆大膽粗獷,不過可能是受到白內障影響,使他無法進行細膩的作畫而導致的效果,可以發現右下角有一塊布料沒有塗到顏色。


梵谷《長草地與蝴蝶》


長草地與蝴蝶 Long Grass with Butterflies / 64.5x80.7cm / 油彩、畫布


雖然生前不被看好,梵谷如今卻是最受歡迎的後印象派畫家之一。


梵谷將近30歲才踏入藝術世界,其作品以強烈的生命力聞名,善於使用厚塗技巧展現筆觸,並以絕妙的用色傳遞豐富情感。


梵谷描繪大自然的方式深受文藝復興、17世紀荷蘭風景畫和日本文化的影響。在他留下的信件中,記錄了自己生活中的創傷,這讓後人對他的作品有了各種詮釋。


1890年,年僅37歲的梵谷因精神疾病舉槍自盡,短短7年間,他為後世留下了許多藝術瑰寶。


在《長草地與蝴蝶》中,梵谷以清晰的筆觸,綠、黃、褐三色交錯,繪製出長短不一的叢草,白色蝴蝶在草間翩翩飛舞。


雖然畫中沒有地平線或天空,但上方的白色小徑營造出景深效果,創造出界線,而左、下、右方則呈現無邊界的延伸,給人畫面延展到作品外的感覺。




█▒ 觀後分享

奇美在展覽方面真的非常用心,從空間規劃到展覽周邊配套,沒有可以挑惕的地方。


而筆者認為最棒的地方是迷你講座跟年表,這兩個事前準備讓作品與歷史相結合,在看的時候會更有帶入感,因為了解當時的人物、時空背景,會讓我們對作品的完成有更多的認識。


如果您是更深層的讀者,可以在作品前想想:

  1. 為什麼那樣畫,用意是什麼?
  2. 結合當時的歷史,這幅作品傳達什麼訊息?


介紹一個方向:

文藝復興當時的識字率並不高,教會為了鞏共他們的權力,請很多藝術家描繪聖母子,為什麼?


因為聖經是文本,看不懂的話根本無法達到宣揚的目的,為了要讓大部分的人都能理解聖經的內容,畫出來是最好的方式,畢竟直接看到就不用想像了。


以上述2個問題來參觀,會讓參觀的過程變得更有趣。




█▒ 奇美博物館介紹

奇美博物館位於台南仁德,是由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先生於1992年創立的私人博物館,這個博物館有龐大多元的藝術收藏,涵蓋西洋畫作、雕塑、提琴等。


奇美博物館致力於推廣藝術與文化教育,希望能夠建造一座為大眾而設的博物館,讓民眾可以當成自己的家,欣賞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


這是創辦人許文龍先生一生的夢想,為這個社會留一些長久有益的東西,因此他想了兩條路:文化跟醫療


奇美博物館不只是台灣的文化標誌,在國際上更有著高度的認可。


博物館的建築本身就像是件藝術品,融合了古典與現代的設計元素,而內部除了常設的展覽外,還會定期舉辦特展和各種文化活動,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參觀。


整體都會公園園區面積達40公頃,其中博物館館區占約10公頃。


延伸閱讀:關於奇美博物館的沿革及介紹



photo credit: art dEEPFIND

█▒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
《從拉斐爾到梵谷》Masterpieces from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展出藝術家
梅西那、貝里尼、波拉尤洛、基蘭達奧、博塔費奧、波提切利、拉斐爾、提香、莫羅尼、汀多雷多、柯瑞喬、馬扎、馬賽斯、阿爾特多夫、楊.荷賽特、布克雷爾、卡拉瓦喬、吉多.雷尼、沙索費拉多、普桑、克勞德、羅莎、維拉斯奎茲、范.戴克、庫普、范.德.維爾德、霍伯瑪、楊.斯汀、霍赫、林布蘭、卡納萊托、隆吉、韋爾內、巴托尼、格赫茲、哥雅、根茲博羅、亨利.雷伯恩、大衛.威爾基、康斯塔伯、湯瑪斯.勞倫斯、透納、塞尚、高更、柯洛、薩金特、馬內、雷諾瓦、莫內、梵谷
展出時間
2024/05/02 - 2024/09/01
展出地點

奇美博物館:台南市仁德區文華路二段66號

參觀費用
票價資訊(有非常清楚的票價及優惠資訊,還有交通資訊)
觀展時間
240-300分鐘(作品數量超多,而且大家都在拍照)
媒材類型

蛋彩、油彩、畫布、木板


追蹤art dEEPFIND 找尋你要的藝術想像

IG看更多照片artdeepfind

FB資訊快速看Artdeepfind 藝術網


art dEEPFIND

追蹤IG➻@artdeepfind ▬讓每一位參觀者、收藏家都能夠明白作品、展覽的內涵,同時也為畫廊及美術館從業人員提供不同層面的視角的藝術平台。▬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artdeepf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