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旭《邊界》:從脆弱到堅韌的藝術之旅
█▒ San Gallery弎畫廊介紹
很久沒回到台南了,這裡的食物其實不甜,甜的是遊客的傳說,還有那慢悠悠的生活步調,不經意間你會沉浸在幸福中,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甜」。
這次要介紹的是位在台南中西區的畫廊,弎(ㄙㄢ)畫廊。這是我第一次在台南參觀畫廊,之前都是在美術一二館參觀,畢竟離家裡近又方便。剛到弎畫廊附近時,還確認了一下有沒有騎錯路,因為外觀看起來像是住家大樓,並不容易發現裡面隱藏著藝術世界,走進去後後才驚覺,對!這就是典型的台南老建築,細長的空間,盡頭有一扇僅供一人通行的門,通過後是一座開放的小庭院。與台北的精緻風格不同,弎畫廊散發出的是一種親近大地的自然之美。
與服務人員聊了一下,才得知這裡是「老屋欣力」的一部分,這計畫將一些有歷史的建築,變成藝術與文化的交流場所,讓老屋不只是象徵著過去的歲月和衰敗,而是成為一個吸引年輕人,分享藝術、文化、創新和環保概念的聚集地。
深入了解這空間背後的故事後,對藝術作品的展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因為某些藝術品放在這樣的老屋中,總給人一種淡淡的「回到家」的溫馨感覺。
█▒ 《邊界》展覽介紹
薄、透、堅固
《邊界》是徐永旭的個展,主要展示以瓷土作為媒材的藝術品。從2006年開始,徐永旭投身瓷土創作,目的是想挑戰人們對「陶瓷」那種堅硬又脆弱的印象。他的創作方式相當獨特,選擇讓作品更為薄、透,雖然這似乎使陶瓷看起來更加脆弱,但事實上,薄型的立體設計呈現出一種結構上的牢固,因為少量的支撐點就支撐起整體作品的平衡,好比一棟只有鋼筋框架的建築,儘管缺少了水泥和磁磚,它的結構依然堅固,更凸顯了其內在的扎實性質。
看法的改變:從易碎到堅韌
2022-6 / 70x38x33cm / 瓷土
徐永旭對於材質的解讀,確實給我上了一課。正如事物都有正反兩面,看似脆弱的材質,透過物理結構的調整,也能展現出不同的堅韌面貌。雖然物質上依舊是易碎,但意義上已打破了我們對「瓷」的刻板印象。有句話說,「碰瓷」形容人容易受傷,但徐永旭的作品顛覆我們了我們的觀念。
日常習慣對「思考」的影響
要發現事物的一體兩面並不容易,需要我們去察覺那些「潛意識的行為」,因為日常的小事,無論是起床、關掉鬧鐘、刷牙洗臉、滑手機、準備一杯咖啡或服用維他命,這些常被我們忽視的日常習慣,都可能隨著時間累積,變成我們的世界觀,而事物的一體兩面性往往在這一念之間,因此時刻留意不需思考即可行動的習慣,避免這些自動化的動作僵化了我們的思考。
瓷土介紹
這與鶯歌的陶不太一樣,簡單來說陶土與瓷土的差別,在於原料與燒成溫度。瓷器主要為瓷土或高嶺土,瓷土中高熔點的氧化矽及氧化鋁的含量較高。瓷土中低熔點的氧化鐵、氧化鈣及氧化鉀鈉等的含量比陶土低。因為化學成份的不同,導致陶土燒成後顏色偏紅,瓷土燒結溫度高,成品淨白。
█▒ 徐永旭
徐永旭簡介
徐永旭1955年生於高雄,畢業於臺南藝術大學碩士,展出經歷豐富,1996年便開始舉辦個展直到今天。徐永旭在瓷土的創作中,除了切土的工具外,幾乎不使用其他工具,僅憑「雙手」完成作品,也因為如此,他的手上總是纏繞著藍色貼布,那是能止痛、消腫,預防運動傷害的肌內效貼布,也是過度使用「手」來創作的證明。
連結:纏繞貼布的雙手
既重又輕的線條雕塑
徐永旭的作品,是將厚重的材質,捏為輕薄的線條雕塑,讓反差成為創作的特色。
2019-33 / 156x303x33cm / 高溫陶
2022-21 / 92x90x20cm / 瓷土
2022-15 / 167x105x45cm / 瓷土
很像五線譜中最前面的譜號
2022-11 / 72x70x14cm / 瓷土
2022-8 / 40.5x27.5x24.8cm / 瓷土
2022-2 / 35.5x71x58cm / 瓷土
█▒ 弎畫廊的老屋魅力
弎畫廊的吸引之處在於它是一間老屋,與方方正正的白色系藝廊相比,老屋不會帶來過度的正式感,讓人感受到更少的壓迫感,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有破損或不完整,反而提供了一種如家般的熟悉感。在這裡,人們可以悠閒地走動,完全沉浸在藝術和文學的懷抱中,享受台南午後的慢活氛圍和咖啡的陪伴。此外,老屋的建築特色中有一個迷人的小庭院,陽光可以直接灑在藝術作品上,帶有些許日式的枯山水氛圍。
photo credit: art dEEPFIND
█▒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 |
《邊界》Boundary |
展出藝術家 |
徐永旭 Hsu Yung-hsu |
展出時間 |
2022/04/23 - 2022/06/11 |
展出地點 |
San Gallery弎畫廊:台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186號 |
參觀費用 |
免費 |
觀展時間 |
20-30分鐘 |
媒材類型 |
瓷土、高溫陶 |
追蹤art dEEPFIND 找尋你要的藝術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