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廊

松谷武判《迴》:停下來,思考,再停下來,再思考

松谷武判《迴》:停下來,思考,再停下來,再思考

《迴》是亞洲藝術中心的收藏展,同時還有另外兩個展覽在進行中。松谷武判的作品,需要盯著看、暫時離開再回來看、反覆的看,甚至是某天想通了、經歷過什麼再回去看,更能體悟箇中滋味。

濱口真央《箱庭の蝶V》:了解框架,打造自己的框架

濱口真央《箱庭の蝶V》:了解框架,打造自己的框架

濱口真央《箱庭の蝶V》展覽用簡單的方式,引領我們思考生活中的不同環境,從國家到家庭,甚至內心世界。「箱庭」象徵安穩與秩序,但同時也帶來限制。透過理解這些限制,我們不僅能更清楚自己的處境,還能找到突破框架、追求成長的方法。

靉嘔《虹的激浪狂熱分子》:所見之處,皆為彩虹

靉嘔《虹的激浪狂熱分子》:所見之處,皆為彩虹

讀者們可以想一下,為什麼要用彩虹色系,跟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聯嗎?是呈現人的多樣性跟包容,還是各個顏色代表的情感,又或是藉著視覺刺激,引導我們的創造力、想像力?

楊英風《烽火少年》:農民生活的藝術表現

楊英風《烽火少年》:農民生活的藝術表現

《烽火少年》是楊英風在台師大德群畫廊的展覽,主要介紹楊英風從師院到豐年時期的作品。楊英風,1926年出生於台灣宜蘭縣。從小他就對畫畫表現出了天賦,8歲開始學習繪畫,15歲隨父母前往中國的一所日本學校,進一步學習繪畫和雕塑。

山口歷《THE UNDERGROUND SPIRITUAL BLUE》:日式匠心精神

山口歷《THE UNDERGROUND SPIRITUAL BLUE》:日式匠心精神

日本藝術家山口歷(Meguru Yamaguchi)在台灣的第一個大型展覽,本次展覽主題《THE UNDERGROUND SPIRITUAL BLUE》有幾個不同層面的涵義,一是「畫龍點睛」的傳統概念,透過其飛濺的動感創作形式來表現;二是Spiritual Blue,據說是山口歷自創的一種藍色,這個藍色也是本次展覽中的一大重點,許多作品都圍繞此藍色延伸。

Banksy《垃圾桶中的愛》:諷刺藝術商品化的意義

Banksy《垃圾桶中的愛》:諷刺藝術商品化的意義

諷刺藝術商品化,有達到目的嗎?拍賣場上的所有行為,都是萬眾矚目的焦點。作品自己動起來且差點消失這件事,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了,這麼好的噱頭,價格會如何波動呢?

白石畫廊《後具体:解放の撞擊》:藝術家的自由探索

白石畫廊《後具体:解放の撞擊》:藝術家的自由探索

《後具体:解放の撞擊》展覽是5位藝術家的聯展,本次展覽作品數量約25件,入口處有中英文說明,全部作品皆為平面創作。

《Abraham Cruzvillegas個展》:探索墨西哥藝術

《Abraham Cruzvillegas個展》:探索墨西哥藝術

文心藝所(Winsing Art Place)的Abraham Cruzvillegas展覽的作品是目前看過最充分展現「在地」特色的,其中包含藝術家成長的墨西哥地理、歷史,以及文化。筆者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國際學習機會,在台灣的求學途中甚少有機會接觸墨西哥的各種文化(可能只知道亡靈節,不然就是被一旁的美國光芒蓋過),藉著此次展覽,了解墨西哥的發展歷史。

盧淳天《寫意人生》:享受藝術帶來的幸福

盧淳天《寫意人生》:享受藝術帶來的幸福

《寫意人生》是盧淳天(No Sooncheon)2023年的個人展覽,作品多為鐵線或是鐵板構成的人物,而人物的表情像是孟克的《吶喊》,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也張得開開,彷彿看到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或是覺得自己的人生為何如此匪夷所思。但轉念想想,不如就這樣吧,輕鬆一點、瀟灑一點,不要太過實事求是的真實,畢竟寫意的人生比較自由。

蔡芙郡《再見氣球》:解放心靈的藝術

蔡芙郡《再見氣球》:解放心靈的藝術

《再見氣球》是藝術家蔡芙郡2023年在日升月鴻畫廊的新作展覽,主要是想表達「剪斷枷鎖、打破框架」,剪去在我們身上的包袱。

Embrace art’s potential
In Art Imaginary,You'll Find On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