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畫廊《後具体:解放の撞擊》:藝術家的自由探索

白石畫廊 Whitestone Gallery | 《後具体:解放の撞擊》:藝術家的真正自由


《後具体:解放の撞擊》展覽是5位藝術家的聯展,本次展覽作品數量約25件,入口處有中英文說明,全部作品皆為平面創作。


█▒ 白石畫廊(Whitestone Gallery)介紹

白石畫廊,專注於現代和當代的日本藝術,於1967年由白石幸生先生在東京銀座成立,此畫廊在台北、東京、輕井澤和香港都設有分館,成為橫跨亞洲區的藝術收藏中心。


為了吸引頂尖的藝術家和收藏家,白石先生特地邀請了日本建築界巨擘隈研吾,來設計位於台北市內湖區的畫廊空間(該空間於2017年啟用)。這樣的設計不僅鼓勵藝術家展出作品,挑戰該空間,同時也希望透過優美的空間吸引藝術家,進而吸引更多的收藏家。


2023 年,白石畫廊進一步擴張至新加坡、中國和韓國,提升其國際影響力。




█▒ 後具体:解放の撞擊展覽介紹

白石畫廊 Whitestone Gallery《後具体:解放の撞擊》

在開始進入展覽之前,先快速介紹什麼是具體派。


具體美術協會(Gutai Art Association)是日本戰後重要的前衛藝術團體,活躍於 1954 至 1972 年,試圖結合傳統日本藝術和現代西方技術來探索新的藝術形式,強調表達自由,不仿效他人。


這種探索導致他們使用與傳統不同的材料和技術,包括利用身體創作短暫和動態的作品。


具體派對後來的藝術的各個方面都有明顯影響,包含後來日本當代藝術,甚至是全世界的藝術。


《後具体:解放の撞擊》展覽是5位藝術家的聯展,由吉原治良(Jiro YOSHIHARA)、白髮一雄(Kazuo SHIRAGA)、鷲見康夫(Yasuo SUMI)、嶋本昭三(Shozo SHIMAMOTO)、田中敦子(Atsuko TANAKA)組成。本次展覽作品數量約25件,入口處有中英文說明,全部作品皆為平面創作。


藝術家的真正自由

展覽的主題非常明確,直接說明這是具體派的展覽,不過什麼是解放的撞擊?在中文介紹的最後一段有提到:「碰撞個人精神特質與物質,將藝術能量從繪具和概念解放出來。


換句話說,就是結合內在世界和使用物理媒介來創造藝術作品。再直白一點就是,畫你想畫的


聽起來是不是很詭異,哪個藝術家不是畫他想畫的?對不起,還真的不是。


舉例來說,哪個上班族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應該很少,大部分的工作者都受到某種制約,比如說:錢、名聲、地位、權力,這些東西讓我們不得不乖乖聽主管、投資人的指示。


而藝術家也是一種職業,雖然不用聽從誰的指令,但也要獲得上述這些東西,維持基本生活所需,或是取得更好的生活,所以下筆前要顧慮的東西就會很多,還能不能畫他想畫的,相對難說。


自由的珍貴

所以能看到「想畫什麼就畫什麼」的展覽,很幸福,尤其這些藝術家還是生活在有戰爭的世界之中,要珍惜欣賞這些作品的機會。


很多時候我們都身不由己,就算已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仍然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都是被推著走的。


把握能無後顧之憂做自己的時刻,因為不是無時無刻都能「畫你想畫的」。




█▒ 藝術家與作品介紹

吉原治良 (Jiro YOSHIHARA)

吉原治良(Jiro YOSHIHARA),1905年1月1日出生,1972年2月10日逝世,是著名的日本畫家、藝術教育家、策展人和商人,對戰後的日本藝術有一定的影響力,


特別是在關西地區,原因是1954年共同創立的前衛藝術團體「具體美術協會(Gutai Art Association)」影響了全世界的藝術家。


《後具体:解放の撞擊》:吉原治良Jiro YOSHIHARA_無題(YJ-21)Untitled(YJ-21) / 31.8x41cm / 油彩、畫布

無題(YJ-21)Untitled(YJ-21) / 31.8x41cm / 油彩、畫布

看起來像一個有故事的句號。

吉原治良的作品種類還包含繪畫、壁畫、雕塑、書法,且以1960年代開始的禪畫風格及圓形作品聞名於世。


筆者很喜歡這種有禪意的作品,雖然畫面過於簡單,無法得知藝術家想表達什麼,但「空」、「無」的概念卻很明顯,這邊來看這兩個詞有什麼不同:

空(Emptiness)

在佛教哲學中,「空」是一個核心概念,指的是事物缺乏固有的、獨立的本質,強調萬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沒有任何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而在藝術和文學中,「空」可以指一種創作手法,通過留白空白來強調作品中的重點,或者用來表達某種概念。


無(Nothingness)

「無」通常指不存在任何事物或狀態的概念,是一種認為生活或宇宙沒有明確意義或目的的哲學觀點。在某些哲學體系中,「無」被視為一種基本的存在狀態,與有形的、物質的世界形成對比。在藝術和文學中,「無」可能被用來表達失落、絕望或存在的虛無感


《後具体:解放の撞擊》:吉原治良Jiro YOSHIHARA_無題 Untitled / 17.5x25.5cm / 膠彩、紙

無題 Untitled / 17.5x25.5cm / 膠彩、紙

還沒串起來的日本花見團子(三色團子)。」


延伸閱讀:日本藝術家 | 吉原治良 Jiro YOSHIHARA


白髮一雄 (Kazuo SHIRAGA)

白髪一雄(Kazuo SHIRAGA),生於1924年8月12日,逝於2008年4月8日,是日本抽象畫家,同時也是戰後藝術家具體派(Gutai Art Association)的第一代成員,除了繪畫外,還涉獵行為藝術、觀念藝術和裝置藝術等多種形式,而白髪一雄最著名的是他的抽象畫作,特別是始於1954年的「足畫」(foot painting)。

《後具体:解放の撞擊》:白髮一雄Kazuo SHIRAGA_無題 BB64(Untitled BB64) / 81x116cm / 油彩、畫布

無題 BB64(Untitled BB64) / 81x116cm / 油彩、畫布


《後具体:解放の撞擊》:白髮一雄Kazuo SHIRAGA_無題 BB64(Untitled BB64) / 81x116cm / 油彩、畫布(局部)

白髮一雄的作品幾乎在每一次的拍賣預展當中都可以看到,是非常有名的抽象藝術家,作品特色是顏料的堆疊非常厚重,而且各種顏色間的融合也很自然,像是畫面右上方的黑白筆刷部分,以及畫面中間下方的黑白堆疊部分,兩處雖然都是黑白交織,卻呈現出不同形式的兼容之美。


延伸閱讀:《香港蘇富比2022年秋季拍賣台北預展》:教科書等級的預展作品


鷲見康夫 (Yasuo SUMI)

1925年出生於大阪的藝術家,曾於關西大學和立命館大學學習經濟學。1954年,他在第七屆蘆屋市藝術比賽中獲得櫻賞,隨後加入具體美術協會(Gutai Art Association)。Sumi的藝術風格深受個人座右銘「絕望」、「輕佻」、「不負責任」的影響,強調自由、創新與對傳統規範的拒絕。(把這幾個詞當座右銘不知是警惕還是奉行)

《後具体:解放の撞擊》:鷲見康夫 Yasuo SUMI_無題 SY-73(Untitled SY-73) / 116.7x80.3cm / 油彩、畫布

無題 SY-73(Untitled SY-73) / 116.7x80.3cm / 油彩、畫布

氣象圖。


用算盤攪動墨水來構成畫面,是鷲見康夫的特色,從來沒想過算盤也可以拉出這麼漂亮的線條。


《後具体:解放の撞擊》:鷲見康夫 Yasuo SUMI_惠 MEGUMI / 91x73cm / 油彩、噴漆、畫布

惠 (MEGUMI) / 91x73cm / 油彩、噴漆、畫布

被網子包住的人。


這件作品的算盤線條更明顯,且全部往中間貌似人物的地方收緊,像是被密集度超高的網子包住,無法動彈。


《後具体:解放の撞擊》:鷲見康夫 Yasuo SUMI_惠 MEGUMI / 91x73cm / 油彩、噴漆、畫布(局部)

從側面可以看到顏料被算盤帶出去的線條,藉由線條交疊的順序,彷彿可以想像刮除時的動態,這種創作手法很像小朋友在玩顏料,想必鷲見康夫作畫當下一定也玩得很開心。


嶋本昭三 (Shozo SHIMAMOTO)

深具影響力的日本藝術家,其藝術展現巨大的創作能量,更是當代藝術的先驅。


嶋本昭三生於1928年1月22日於日本大阪,並於2013年1月25日因心臟衰竭在兵庫縣西宮市逝世,享年85歲。


創作方面,嶋本昭三以「大砲繪畫」和「擲瓶藝術」聞名,他使用自製的大砲機器發射彩色球體,而擲瓶藝術則是將裝滿顏料的瓶子丟擲到畫布上。


《後具体:解放の撞擊》:嶋本昭三 Shozo SHIMAMOTO_無題 SHIM-71(Untitled SHIM-71) / 60x20cm / 壓克力、玻璃片、畫

無題 SHIM-71(Untitled SHIM-71) / 60x20cm / 壓克力、玻璃片、畫布

還留有玻璃片當作媒材,這件作品應該就是嶋本昭三的「擲瓶藝術」。


很好奇一個問題,這件作品的尺寸並不大,「擲瓶」是從多遠的距離開始的,有直接打在畫布上嗎?


照理說要能讓玻璃瓶碎掉流出顏料,要有一定的碰撞力道才會碎掉,所以應該不是直接打在畫布上,而是打在某個比玻璃硬的物體上,然後顏料順勢噴灑出去;或是另一種可能,畫布後有個比玻璃還硬的物體,所以可以直接砸。


讀者覺得會是何種方式呢?


《後具体:解放の撞擊》:嶋本昭三 Shozo SHIMAMOTO_無題(Untitled) / 208x150cm / 壓克力、畫布

無題(Untitled) / 208x150cm / 壓克力、畫布

畫布:為什麼要打我?


這件作品應該就是「大砲繪畫」,嶋本用自製的大砲機器發射彩色球體,因為畫面正中間上方一點,有一個墨綠色的圓形,那邊就像是被某種東西打到,然後顏料開始擴散。


所以這是一件平面藝術作品,也是表演藝術,因為從製作過程開始的整個行為,藝術家創造的色彩世界就具有觀賞性。


田中敦子 (Atsuko TANAKA)

在藝術領域具有極大影響力的日本藝術家,1932年2月10日出生於日本大阪,2005年12月3日在奈良逝世。


藝術生涯涉及多個領域,包括繪畫、雕塑、表演藝術和裝置藝術,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


1955年加入具體美術協會(Gutai Art Association),作品經常使用合成樹脂壓克力、合成樹脂瓷漆,以光滑的質感和鮮豔的色彩呈現,靈感來自於電路圖中的無數圓圈及線條。


《後具体:解放の撞擊》:田中敦子 Atsuko TANAKA_02E (T01099) / 161.9x130.8cm / 合成樹脂壓克力、畫布

02E (T01099) / 161.9x130.8cm / 合成樹脂壓克力、畫布

小時候常吃的彩虹糖。


田中敦子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用「色彩三原色」完成,然後用類似電線或是燈管的東西,串起每個圓。


p.s. 色彩三原色:可以混合產生大多數其他顏色,但自身無法通過混合其他顏色獲得的三種基本顏色。意思是紅色和黃色的顏料,可以混合它們變成橘色,但是無法透過混合創造出紅色。


《後具体:解放の撞擊》:田中敦子 Atsuko TANAKA_2001G (T01112) / 97x130cm / 合成樹脂瓷漆、畫布

2001G (T01112) / 97x130cm / 合成樹脂瓷漆、畫布

一張人脈網。


有處理緊急事件的紅色人脈、隨機應變的黃色人脈(黃色的用途最廣)、常用的藍色人脈,不同的大小代表不同的重要程度,線條數的多寡則表示是否常常聯繫。


上方中間偏左一點點的地方,有一顆小黃圓點,它只有一條細線牽者,彷彿是一年跟你收費一次的訂閱制服務,平常不會想到它,但又想跟它保持關係。


以上是筆者的想像,您認為田中敦子畫的是什麼呢?




《後具体:解放の撞擊》展覽與藝術家,介紹到這邊,上面這幾位具體派的藝術家,有哪件作品讓你印象特別深刻嗎,為什麼?



photo credit: art dEEPFIND

█▒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
《後具体:解放の撞擊》AFTER GUTAI: Free Collision
展出藝術家
吉原治良 Jiro YOSHIHARA、白髮一雄 Kazuo SHIRAGA、鷲見康夫 Yasuo SUMI、嶋本昭三 Shozo SHIMAMOTO、田中敦子 Atsuko TANAKA
展出時間
2023/08/19 - 2023/09/30
展出地點
白石畫廊 Whitestone Gallery:臺北市內湖區基湖路1號
參觀費用
免費
觀展時間
30-40分鐘
媒材類型
油彩、畫布、膠彩、紙、壓克力、玻璃片、合成樹脂壓克力

追蹤art dEEPFIND 找尋你要的藝術想像

IG看更多照片artdeepfind

FB資訊快速看Artdeepfind 藝術網



文章連結已複製
編輯精選
artdeepfind
art dEEPFIND

追蹤IG➻@artdeepfind ▬讓每一位參觀者、收藏家都能夠明白作品、展覽的內涵,同時也為畫廊及美術館從業人員提供不同層面的視角的藝術平台。▬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artdeepfind

最新發佈
Embrace art’s potential
In Art Imaginary,You'll Find On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