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瀏覽的是我們在Google的加速版網頁,你可以點選Logo回到主網站取得更多的資訊

拍賣 | 佳士得Christie's 2024秋季拍賣台北預展:從筆墨到色韻的山水

本次佳士得秋季拍賣台北預展,筆者以「從筆墨到色韻的山水」作為介紹,呈現東方繪畫在自然與情感。從張大千的氤氳山水、林風眠的靜謐花影,到徐悲鴻的昂馬與吳冠中的桂林晨光,展現筆墨之外的心靈風景。

2024佳士得亞太區總部秋季拍賣台北預展:黑色的光影與東西方的詩意

2024年佳士得亞太區總部秋季拍賣台北預展,有幾件作品讓筆者印象深刻,分別來自山口長男、常玉、潘玉良、藤田嗣治與李真。這5件作品橫跨抽象與具象,讓觀眾在視覺中體驗藝術。從山口長男的力量,到常玉的柔美、潘玉良的自我揭示、藤田的詩意春景,最後以李真的圓潤雕塑結尾,這5件作品分別提供不同觀看藝術品的角度。

日本藝術家 | 加藤泉 Izumi Kato 與他充滿神秘的夥伴們

加藤泉(Izumi Kato,1969年生於日本島根縣)是備受國際關注的當代藝術家,以兼具繪畫與雕塑的創作聞名。1992年畢業於東京武藏野美術大學油畫系,在成為全職藝術家前曾擔任建築工人,約30歲時決定全力投入藝術創作,發展出融合神話、靈性與原始表現的獨特風格,目前生活與工作於東京及香港。

文心藝所 Winsing Art Place | 杉本博司 Hiroshi Sugimoto:用攝影封存記憶與思考

杉本博司 Hiroshi Sugimoto是日本著名的攝影藝術家,以用一種安靜、簡潔的風格,捕捉「時間」與「記憶」,將「攝影」視為一種時間的封存、一部「時光機」,帶領觀眾穿越到拍攝照片的瞬間,跟他一起欣賞那片海、那件藝術品。這場展覽不只是看照片,比較像是時間的旅行。

日本藝術家(攝影家) | 杉本博司 Hiroshi Sugimoto:用影像保存記憶、留存時間

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1948年出生於日本東京,是當代最具代表性的攝影家。他橫跨紐約、東京兩地進行生活與創作,在日本主修經濟學後,1970年到美國洛杉磯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繼續念書。杉本博司的作品涵蓋攝影、雕塑、寫作、表演、裝置藝術,後來更拓展到建築領域,內容主要表達時間、記憶、感知與存在,並以極致的黑白攝影的聞名。

英國藝術家|威廉.透納 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不是在描繪自然,而是在描繪光本身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1851),是英國浪漫主義時期「最重要、最厲害、最有才華」的畫家,有「光之畫家」的美名,對印象派、抽象藝術影響巨大。他擅長自然的光影變化與氛圍的掌控,創作風景畫和海景畫為主,並以革命性的色彩與情感表達重新定義風景畫的地位。

日本/法國|藤田嗣治 Léonard Tsuguharu Foujita:藝術史上的橋樑人物,乳白色肌膚的秘密

藤田嗣治(Léonard Tsuguharu Foujita,1886-1968)出生於日本東京,最初是日本國民,1950年回到法國後,於1955年時或得法國國籍,同時也放棄了日本國籍。藤田嗣治是極具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家,主要活躍於1920年代巴黎,為「巴黎畫派」重要代表人物,也是少數成功融入西方藝術圈的東方畫家。

梵谷《尋光之路》:從梵谷看藝術心理學,畫出自我療癒的旅程

「創作不是為了成名,是為了不崩潰。」這句話或許是梵谷在創作時潛藏在心裡的真實動機。在看展覽前就有看到各家媒體的相關報導,當時就有一個想法,梵谷這種瘋子型天才,他腦中到底在想什麼?除了現實層面的問題,每天都是怎樣思考?

富邦美術館 Fubon Art Museum | 梵谷《尋光之路》:超越時代的「真」

《梵谷:尋光之路》是富邦美術館與荷蘭庫勒穆勒美術館合作的展覽,展出梵谷作品的光影變換,從早期的社會寫實到法國南部追求陽光與色彩的風格。本次展覽共25幅作品,完整呈現梵谷後印象派的創作。

荷蘭 | 文森.梵谷 Vincent van Gogh:將孤獨化為星光的後印象派藝術家

文森・梵谷(Vincent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 - 1890年7月29日)荷蘭後印象派畫家,短短十年創作超過2100件作品,其中包括約870幅油畫,是現代藝術最具影響力的人之一,甚至是對後來的整個藝術、非藝術領域,絕大多數的人都會聽過他的名字,看過幾幅作品,他是最廣為人知的藝術家。

松谷武判《迴》:停下來,思考,再停下來,再思考

《迴》是亞洲藝術中心的收藏展,同時還有另外兩個展覽在進行中。松谷武判的作品,需要盯著看、暫時離開再回來看、反覆的看,甚至是某天想通了、經歷過什麼再回去看,更能體悟箇中滋味。

濱口真央《箱庭の蝶V》:了解框架,打造自己的框架

濱口真央《箱庭の蝶V》展覽用簡單的方式,引領我們思考生活中的不同環境,從國家到家庭,甚至內心世界。「箱庭」象徵安穩與秩序,但同時也帶來限制。透過理解這些限制,我們不僅能更清楚自己的處境,還能找到突破框架、追求成長的方法。

當代藝術的地標:全球最值得關注的10大雙年展

「雙年展」(Biennale)是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大型國際藝術展覽,展示各類當代藝術,包括視覺藝術、建築、電影、舞蹈、音樂及戲劇等領域。該術語源於義大利語「biennial」(每兩年),並由1895年創辦的威尼斯雙年展(Venice Biennale)普及,成為全球類似展覽的典範,促進文化交流並突顯藝術界的新興趨勢。

靉嘔《虹的激浪狂熱分子》:所見之處,皆為彩虹

讀者們可以想一下,為什麼要用彩虹色系,跟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聯嗎?是呈現人的多樣性跟包容,還是各個顏色代表的情感,又或是藉著視覺刺激,引導我們的創造力、想像力?

2024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參觀推薦

各位讀者最關注的,應該就是眾多畫廊之中,有哪幾家的作品不錯,是值得去到他們攤位看看的。畢竟看這麼多不認識的藝術家是非常累人的,為了減少讀者來回的時間,可以參考art dEEPFIND推薦的畫廊!

蘇富比2024香港春拍:張大千筆下的現代仕女

本篇文章介紹蘇富比的預展作品,有張大千的仕女圖、喬治.馬修 Georges Mathieu的抒情抽象、王俊傑的哀傷,以及丹尼爾.里希特 Daniel Richter的怪異造型作品。

佳士得Christie's 2024年香港春拍台北預展:畢卡索《坐著的女子(朵拉.瑪爾)》

佳士得2024年香港春拍預展(CHRISTIE’S 2024 HONG KONG SPRING AUCTIONS Exhibition in Taipei) 介紹畢卡索的素描、陳逸飛的人像、雷尼.馬格利特的哲學,以及米凱拉.伊爾伍德 - 丹的狂野。

羅芙奧台北2023秋拍預展:名和晃平《王座》亮相

羅芙奧Ravenel《台北2023秋季拍賣會預展》文章中,我們介紹羅芙奧的預展作品,從名和晃平的《王座》、元永定正有名的「橢圓形構圖」以及「流淌的顏料」、塩田千春的「紗線」、到陳庭詩的版畫,每件作品都是當代經典。

楊英風《烽火少年》:農民生活的藝術表現

《烽火少年》是楊英風在台師大德群畫廊的展覽,主要介紹楊英風從師院到豐年時期的作品。楊英風,1926年出生於台灣宜蘭縣。從小他就對畫畫表現出了天賦,8歲開始學習繪畫,15歲隨父母前往中國的一所日本學校,進一步學習繪畫和雕塑。

中國嘉德2023秋拍:劉野 Liu Ye《阮玲玉之一》

這次拍賣看到許多新面孔,終於不只是那幾個常見的藝術家,很值得看,因為他們的作品更貼近現代人的生活樣貌。本篇預展文章為讀者介紹:黃宇興 Huang YuXing、劉野 Liu Ye、黃一山 Huang Yishan、張恩利 Zhang En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