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治療是一種心理治療方法,透過繪畫、雕塑、拼貼等藝術創作來幫助人們表達情感、減輕壓力與增進身心健康。它不要求參與者具備繪畫或藝術技巧,而是強調「過程比成果更重要」。
部落格
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909–1992),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是戰後最具影響力的英國畫家之一。他以原始而扭曲的人體形象著稱,是「戰後人性焦慮與痛苦的見證者」,但培根並沒有受過正規學院訓練,一切透過自學和對藝術史的鑽研,發展出獨特的具象繪畫風格。早期經歷:青年時期曾任家具與室內設計師,後因接觸畢卡索與蘇丁作品而走上繪畫之路。
丹麥《大美人魚》雕像因外型被批評過度性化,引發藝術與性別的爭議。最終卻因違反文化遺產保護法被移除。事件凸顯公共藝術不僅涉及美學,也牽動社會價值與歷史保護的平衡。
加藤泉(Izumi Kato,1969年生於日本島根縣)是備受國際關注的當代藝術家,以兼具繪畫與雕塑的創作聞名。1992年畢業於東京武藏野美術大學油畫系,在成為全職藝術家前曾擔任建築工人,約30歲時決定全力投入藝術創作,發展出融合神話、靈性與原始表現的獨特風格,目前生活與工作於東京及香港。
杉本博司 Hiroshi Sugimoto是日本著名的攝影藝術家,以用一種安靜、簡潔的風格,捕捉「時間」與「記憶」,將「攝影」視為一種時間的封存、一部「時光機」,帶領觀眾穿越到拍攝照片的瞬間,跟他一起欣賞那片海、那件藝術品。這場展覽不只是看照片,比較像是時間的旅行。
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1948年出生於日本東京,是當代最具代表性的攝影家。他橫跨紐約、東京兩地進行生活與創作,在日本主修經濟學後,1970年到美國洛杉磯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繼續念書。杉本博司的作品涵蓋攝影、雕塑、寫作、表演、裝置藝術,後來更拓展到建築領域,內容主要表達時間、記憶、感知與存在,並以極致的黑白攝影的聞名。
英國最知名的3個藝術館,涵蓋不同類型與收藏特色,推薦給各位讀者。無論是沉浸於歷史文明的大英博物館、細賞藝術經典的國家美術館,還是感受當代創意能量的泰特現代美術館,計畫妥當、放慢腳步,才能真正走進藝術,享受展覽帶來的內涵。
為什麼藝術捐贈變得更困難了?以往收藏家常認為,只要願意捐,博物館都會欣然接受。但現在的博物館,特別是大型機構,空間有限、經費吃緊,接受一件藝術品不只要擺出來,還得負擔保存、修復、保險和研究等長期成本。因此,館方現在更謹慎,甚至可能拒收沒有事先協商的捐贈。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1851),是英國浪漫主義時期「最重要、最厲害、最有才華」的畫家,有「光之畫家」的美名,對印象派、抽象藝術影響巨大。他擅長自然的光影變化與氛圍的掌控,創作風景畫和海景畫為主,並以革命性的色彩與情感表達重新定義風景畫的地位。
國巨基金會由國巨集團董事長陳泰銘於1999年創立,是全球第四大現當代藝術收藏機構,典藏藝術家包括英國畫家盧西安.佛洛伊德 Lucian Freud、大衛.霍克尼 David Hockney、巴勃羅.畢卡索 Pablo Picasso 等。基金會相信藝術能夠跨越文化,具有深入人心、融入生活的力量,也期許成為促進國際藝文交流的重要平台。
藤田嗣治(Léonard Tsuguharu Foujita,1886-1968)出生於日本東京,最初是日本國民,1950年回到法國後,於1955年時或得法國國籍,同時也放棄了日本國籍。藤田嗣治是極具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家,主要活躍於1920年代巴黎,為「巴黎畫派」重要代表人物,也是少數成功融入西方藝術圈的東方畫家。
這次要介紹的內容是台灣的企業中,與「藝術」有關的企業文教基金會(主要以金融業為主),他們主要做什麼、有什麼功能、社會企業面、與藝術有關的方面是?